综合编译 袁 野在线配资知识
特朗普的“强人外交”:极端男子气概主导美国对外政策
6月下旬美国对伊朗发动突袭之后,关于美国外交政策背后“阳刚气质”的讨论再次升温。政策专家艾丽斯·拉斯曼在美国《外交政策》杂志撰文指出,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外交战略明显由“极端男子气概”(hypermasculinity)主导,特征包括好斗、情绪化、蔑视外交规范,以及对权力与胜利的痴迷。这种逻辑将美国从多边合作与和平构建的传统路径引向高度个人化、对抗性与零和博弈式的地缘政治。
图片来源 美国《外交政策》杂志网站
空袭伊朗前夕,美国“政治”新闻网披露,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埃里克·库里拉对伊朗战略拥有“异常大的发言权”。库里拉身材魁梧、军旅形象鲜明,被称为“猩猩”,正契合特朗普团队的偏爱。据报道,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倾向于采纳那些“看起来像能打仗”的人的建议。在这样的体系中,理性分析与外交审慎常常被忽视,取而代之的是基于男性气势的“表演性认同”——谁更强硬、谁更“男人”,谁的政策就更易获采纳。
特朗普对伊朗的突然袭击被视为“强人逻辑”的集大成者。这种策略不是建立在利益互换、共识构建或长期战略之上,而是模仿拳击场、商业谈判甚至真人秀式的零和对抗。
拉斯曼呼吁,必须正视“极端男子气概”作为一种制度性治理逻辑的危害,它不仅塑造了外交风格,也改变了外界对什么是“有效治理”的认知。外交与国家治理若沦为阳刚表现的竞技场,不仅会将国际关系推向高风险边缘,更会将公共资源用于满足情绪化、冲动型政策,而非面向人类共同命运的长期投入。
作者艾丽斯·拉斯曼(Alice Lassman)是性别与经济政策专家,曾为联合国、经合组织和麦肯锡公司提供政策咨询。其即将出版的新书聚焦男子气概如何影响全球经济与治理。
波兰军事扩张:北约东翼的“钢铁洪流”与地缘博弈
俄罗斯军事专家、俄罗斯军事新闻和评论网站MilitaryRussia创始人德米特里·科尔涅夫近日在“今日俄罗斯”电视台网站发文称,波兰成为西方反俄的急先锋,努力成为北约的战争机器。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(SIPRI)的数据,波兰的国防预算从2021年的153亿美元飙升至2024年的380亿美元,在短短3年内翻了一番多。华沙甚至公开讨论在其领土上部署美国核武器和中程导弹。
图片来源 俄罗斯“今日俄罗斯”电视台网站
从坦克到战术导弹,波兰重新武装其军队引发了关于东欧稳定的新问题。这对俄罗斯来说意味着什么?俄罗斯将如何回应?科尔涅夫称,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可能会深化军事一体化——不仅在常规力量方面,而且在先进导弹系统方面。
“至于波兰重整军备的问题,正如一句古老的戏剧名言所说:如果在第一幕墙上挂了一把枪,那么它终将在最后一幕打响。”科尔涅夫写道。
西方煽动反俄情绪,企图破坏乌兹别克斯坦与俄罗斯关系
近日,俄罗斯“欧亚节奏”(Ритм Евразии)新闻网刊文称,西方国家试图通过煽动反俄情绪动摇乌兹别克斯坦与俄罗斯的关系,一些乌兹别克斯坦公众人物(如大学校长库德拉特霍贾和前侨民领袖伊斯梅洛夫)发表激进言论,批评俄罗斯的移民政策,甚至将俄安全部门的行动称为“普遍的纳粹主义”。库德拉特霍贾在社交网络X上发表了长篇大论,抱怨乌兹别克斯坦互联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来自俄罗斯各地的视频,视频中以检查中亚移民的证件为借口,对他们进行残酷的侮辱和虐待。
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。 图片来源 俄罗斯“欧亚节奏”新闻网
文章称,令人欣慰的是,此类反俄言论并未对两国官方立场产生任何影响。双方高层已就移民问题达成共识。普京总统于6月18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表示“我们将共同解决移民问题”,开展青年合作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;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通讯社社长阿卜杜赛义德·库奇莫夫则指出,乌兹别克斯坦与俄罗斯的关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“当然,也存在一些问题,特别是移民领域存在摩擦,”他指出,“我们正在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……我认为,迫切需要制定一项大规模的长期青年交流计划,包括具体的项目和方向。该计划将有助于青年交流,加强彼此基于传统社会价值观和历史的积极和友好的相互认知,并延续多年。”
文章称,“西方并未懈怠,正试图利用其信息资源影响乌兹别克斯坦社会,尤其是青年一代的意识……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塔什干的明智之举,希望它不会允许某些欧洲媒体——它们经常利用各种反俄挑衅手段——对乌兹别克斯坦民众造成任何道德损害。”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在线配资知识
腾思控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